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仕强
今年46岁的蒋丽英是重庆梁平区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理事长的理事长。2009年她返乡创业,利用一系列机械设备,为村民提供水稻“耕、插、防、收”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带动了上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回乡13年,蒋丽英已经成了一个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情怀的职业农民。2020年,“新农人”蒋丽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场凉雨过后,春寒迅速消隐,在梁平碧山镇龙桥村,蒋丽英的植保无人机唤醒了又一轮耕种收获的循环。在连绵的油菜花田里,蒋丽英的机械化作业团队已经成为一处风景——用无人机播种、施肥,用拖拉机犁田、排灌,农业耕作效率大幅提升。在西南片区,甚至全国,这种智能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被广泛推广。
以32岁为界,蒋丽英的人生被分为了两个部分。32岁以前,她在异乡打拼;32岁以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梁平,把自己的生活重新交还给了乡村。
2009年,蒋丽英拿出20万元积蓄,流转了7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黑花生。黑花生种植的第二年,蒋丽英就迎来了丰收,由于品质好,销售价格高出之前一倍多,村民们对这个“门外汉”刮目相看。
对蒋丽英来说,回乡创业,不仅仅是一门生意。19岁之前,她一直生活在这里,当再次回到家乡,她发现路修好了,可村里的人少了,青壮年去城市寻找机会,留下来的都是老人。
为了帮助村里提高耕作效率,2018年,蒋丽英一次性买来了3架植保无人机。伴随着机翼的转动,梁平首例水稻无人机直播种植作业在碧山镇“试航”。
2019年,蒋丽英团队在全国植保无人机操作技能比赛中斩获银牌,同一年,她在自有基地进行了300多亩的水稻直播种植示范,对播种、植保、锄草等整个管理环节作了全程记录。2019年8月26日基地测产,蒋丽英的示范田迎来了大丰收。蒋丽英的合作社就这样从被看见到被接纳。
此后,蒋丽英带领团队为村民农事作业提供耕田、整地、育秧、栽插、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全程服务。有了“田保姆”的保驾护航,乡亲们只需要缴纳一点服务费,就可以放心当“甩手掌柜”。解决了“谁来种田、怎么种田”问题,实现了政府、农民、服务组织“三满意”。
用心浇灌的稻子,成了蒋丽英和土地重新连结的纽带。5年时间,她的团队不断壮大,已累计为超过10万亩稻田完成了社会化服务,范围延伸到了四川、陕西、贵州等地,带动了上万户农户增收致富。蒋丽英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能熟练驾驶操作各种农用机械的“女能人”“土专家”。
2021年,蒋丽英当选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她启动了全村田土的宜机化改造。蒋丽英说,她对龙桥村的定位就是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村。
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蒋丽英说,在她眼中,最美好的收获是让家乡变更好。